2020年大闸蟹投苗脱壳养殖开湖上市相关事宜

时间:2020.04.15 浏览:19566次

时值四月中旬,胡泊里的螃蟹已脱壳换掉一层“甲”,大闸蟹刚脱壳的时候比较虚弱,对养殖场所环境、水质方面比较敏感,加之螃蟹的壳在脱离的这个时间内,螃蟹的肉是完全暴露在水体当中的,所以很容易有大量的细菌侵入等,因此这阶段应加强管理把控相关措施显得比较重要。

时值四月中旬,胡泊里的螃蟹已脱壳换掉一层“甲”,大闸蟹刚脱壳的时候比较虚弱,对养殖场所环境、水质方面比较敏感,加之螃蟹的壳在脱离的这个时间内,螃蟹的肉是完全暴露在水体当中的,所以很容易有大量的细菌侵入等,因此这阶段应加强管理把控相关措施显得比较重要。
 


 

4月份大闸蟹养殖场所注意事项?

一、注意蜕壳的观察和保护,目前河蟹已开始大量进入第1次蜕壳高峰,认真巡塘,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蜕壳期,可以向池塘中泼洒芳钙,保护河蟹的蜕壳成活率和翻壳率。
 

二、保证水草的快速生长,同时需要及时上水,保持田面水位在4-5厘米,促进水韭菜和轮叶黑藻的发芽生长,然后根据发芽情况及时添加水位, 4-5月份是一个长草的过程,这段时间尽量要保持水草的最高覆盖率达到50%,后期再根据水草的长势再做必要的疏、隔 等措施。
 

三、培藻补菌,改善水质。掌握前肥、中稳、后清的水质调节总原则,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福利环境。那么对于河蟹塘,为什么肥水很有必要呢?
 

1、通过肥水,使藻类大量繁殖,利用藻类自我调节温度的能力,使河蟹脱壳免受温差变化影响,增加河蟹抗应激能力,为河蟹脱壳营造舒适的环境。

2、通过肥水,培育藻类,为虾蟹提供大量的天然饵料;并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池塘溶氧,保证河蟹顺利脱壳生长。

3、三、四月份气温低,水色清瘦,蟹池容易滋生丝状藻青苔,这个阶段可通过加强肥水,降低池水透明度,抑制青苔生长。通常情况下,在河蟹养殖前期,透明度应保持在30~40厘米。
 

四、适时投放 螺蛳。 螺蛳不但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为河蟹提供天然饵料,因此有条件的池塘,应适时投放一定数量的 螺蛳。 螺蛳的投放量掌握在500-800斤。第一次放养:清明前后,每亩投放100~200斤,量不宜太大,量大肥水培藻困难,易滋生青苔、泥皮等 。第二次放养:5月份下旬,投放的螺丝量也不宜过大,应控制在每亩200~300斤。每三次放养:8月上旬,每亩投放200~300斤。
 

五、防治轮虫的大量繁殖,可采用捕虫器进行诱捕。捕虫器调整了灯光中的光谱,使用了虫子最喜欢的灯光光谱,让诱捕变的简单!可以将补上来的虫子,用开水烫死后,加麦糠和面粉搅拌,晾干后即可当成饵料投喂,虫子里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是螃蟹、小龙虾等 水产动物最为喜欢的天然饵料!
 

六、投喂管理:4-5月每天只需投喂一次,高温投喂在深水处,低位投喂在浅水处。三是阴雨天不投或少投。 投喂量确定:一是观察水草浮起量,水草浮起量多,饲料少,反之,饲料多。二是河蟹活动频繁,饲料少,反之,河蟹稳定,则饲料正常或偏多。三是水质 混浊,饲料偏少;反之,水清,则饲料正常或偏多。四是设置查看食台,检查饲料是否有剩余。
 

河蟹在4-5月份蜕壳频率高且蟹体质弱,在蜕壳中摄食量减少,甚至不摄食,且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等),体质减弱,免疫力下降,稍有不慎可造成死亡。
 

七、病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当水温稳定至16℃后,有害微生物开始开始繁殖。四月份的病害防治普遍应在河蟹第一次蜕壳结束后用药防治纤毛虫,在必要情况下可以对水体进行消毒,重在预防。
 

四月中旬大闸蟹基本上已经脱壳换新装,大闸蟹一生要脱掉几次壳呢?
 


 

大闸蟹一生成长过程中的八个阶段
 

如果从受精卵算起的话,螃蟹脱皮换壳近20次左右。由于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北方的螃蟹可能比南方的多脱一次壳,南方大闸蟹一生可能脱壳18次左右,而北方呢要19次左右。大闸蟹的生长过程分为受精卵、溞状幼体、大眼幼体(蟹苗)、仔蟹(豆蟹)、幼蟹( 扣蟹)、黄蟹(六月黄)、绿蟹(成蟹)和亲蟹八个阶段。
 

大闸蟹成长历史
 

成熟受精直径约为0.4毫米,胚胎发育与孵化的比较适宜盐度是18%左右。胚胎随着细胞分裂增多,逐渐发育成形。当心跳达到每分钟150次左右时,溞状幼体通过肌肉收缩与颚足摆动破膜而出,舒展身上的刺与刚毛。同时抱卵蟹腹部不断开闭,幼体顺水流而出,脱 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
 


 

刚孵化出的幼体,外形似水溞而称溞状幼体。在5次蜕皮期间,体重由0.13毫克发育到1.8毫克,陆续长出眼柄与第三颚足,腹部从6节变为7节,颚足外肢与尾叉的刚毛增多,第五次蜕皮后发育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因一对复眼露出眼窝外,眼大而明显故得名, 俗称蟹苗,体重5毫克。胸足和腹肢各有5对,身体的刺与尾叉均已消失。平衡囊已发育,可平衡身体作直线的定向游动。鳃部发育较完善,可离水生活一段时间,人们正是利用这一习性进行蟹苗长途干法运输的。
 

大眼幼体蜕皮一次变为1期仔蟹,以后每隔5~7天蜕1次壳,到3期时头胸甲长度小于宽度,外形接近成蟹,雌雄蟹的腹肢也开始分化,体重发育至0.05克。故1~3期称为仔蟹阶段,又因小如黄豆,俗称“豆蟹”。大眼幼体蜕皮一次变为1期仔蟹,以后每隔5~7天 蜕1次壳,到3期时头胸甲长度小于宽度,外形接近成蟹,雌雄蟹的腹肢也开始分化,体重发育至0.05克。故1~3期称为仔蟹阶段,又因小如黄豆,俗称“豆蟹”。
 

3期仔蟹之后为幼蟹阶段,因形似纽扣而俗称为“扣蟹”。多次蜕壳后,体重发育至25克,外形日益接近成蟹,腹肢有4对,雄蟹腹肢特化为2对交接器。
 

当幼蟹长至每只50克以上时,因背壳呈黄色,俗称“黄蟹”。仍能蜕壳生长,性腺发育尚处于初期。雄蟹胸足的刚毛短而稀疏,且交接器较软尚未骨质化;雌蟹腹部从三角形逐渐扩大,但仍不能覆盖腹甲,四周绒毛很短。
 


 

进入秋天,2秋龄的大闸蟹完成最后一次蜕壳(又称成熟蜕壳),体重发育至150~250克,标志着进入性成熟时期,即为成蟹。个头不再增大,仅有肌肉和内脏器官的增重,性腺迅速发育。雄蟹胸足刚健且绒毛粗长发达;雌蟹腹部变宽,可遮盖整个腹甲。随着性 腺发育成熟,背甲也变为深绿色,又称“绿蟹”。
 

最后亲蟹阶段,秋冬之交大闸蟹开始向入海口洄游,肝脏不断输出养分给性腺直至性成熟,肝脏变小的同时性腺迅速发育增大。
 

2020年大闸蟹蟹苗一般在几月投放?
 

对于一般养殖户来说投放蟹苗(扣蟹)一般从二三月份开始,当然,投苗没有固定时间表有的一月份就开始投苗,还是要根据自身养殖场所实际情况来投放。从投蟹苗再经过六七次脱壳至9月中下旬大闸蟹成熟就可以开湖上市了。

大闸蟹一亩投放多少蟹苗数量合适?

 

有关螃蟹每亩投放蟹苗多少只合适事宜,即蟹苗投放密度,还是要根据水深、水流、水草多少、品种、是否放养其他鱼虾等多方面来考量。不同水面类型放养蟹苗密度有不同,大致如下。大型平原型水库,1.5米左右深,亩投蟹苗300只,即4斤左右;池塘、河道 、苇塘、泡子、湿地等水面精养亩投10~15斤左右,大约1000只蟹苗;稻田养蟹每亩水面投放700只左右,即一平米一只蟹苗,大约8斤左右。
 



 

2020大闸蟹开湖上市时间几何?
 

据WMO(世界气象组织)信息显示,今年2020年夏秋两季的气温很有可能再破新高。2020年3月至5月间,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处于中立状态的概率为60%,而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或拉尼娜的概率则分别为35%和5%。6月至8月处于中立状态的概率为55%,厄尔 尼诺现象发生的概率则为20-25%。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大气和海面温度以及海洋热量增加,即使在ENSO中性月份也比过去更炎热。考虑到90%以上的温室气体被海洋捕获,海洋温度将继续创纪录。这也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变暖的发展趋势。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和人 为导致的全球变暖相结合,2019年成为有史以来第二热的年份。2020年自1月起,地球平均气温就收获了有史以来一月最高气温的记录。
 

另据国内相关部门预计2020年3-10月气温略高于常年,农作物生长季热量高于常年,降水量总体正常,局部略多。春季降水正常稍多,时空分布较不均匀,降水多在后期,东部地区有可能再次发生春涝,夏季雨量正常稍多,旱涝分布或不均匀,秋季9到10月份降水 多一点。
 

高温天气,不仅直接影响河蟹等水生动物的生存和生长,而且通过水温对水体环境条件的改变,间接对河蟹等水生动物产生作用,几乎所有的环境因子都受水温的制约。
 

大闸蟹成长环境适宜温度多少?
 

大闸蟹一般昼伏夜出,夜间觅食,白天都在洞穴中潜伏。螃蟹属于变温动物,会随水温的变化而调节体温,在室温下,温度越高,它的摄食了越大,生长也会加快。水温在10度以上,摄食力减弱,生长缓慢,而10度以上,开始加快摄食,在15度左右时,开始蜕壳 生长,在25-28度为生长旺季,但温度高于30度,会对大闸蟹的生长;摄食和蜕壳皆有影响。
 

综上所述,大闸蟹属于典型的季节性产品,大闸蟹成长发育跟天气、温度、环境、喂投饲料等成在较大关系。预计今年高温天气较往年来的早些,高温天数也多于以往,加之夏季雨量较正常稍多等因素,预计今年大闸蟹成熟上市时间延后一两天。大闸蟹一般成熟 上市时间通常在九月中下旬,尤其是阳澄湖产区的大闸蟹届时会有苏州市阳澄湖协会统一公布上市时间,去年2019年阳澄湖是9月23日开湖,今年2020年阳澄湖大闸蟹开湖上市时间预计在9月24日左右。